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并迅速滋长贪官污吏,导致农民起义……。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

材料二16~18世纪的西方各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重商主义道路,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体制制度转型,先后成为世界强国。重商主义具有国家干预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军事扩张主义、殖民主义、鼓励人口增长等政策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经济学家何正斌的《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

参考答案:

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追求高速度和公有化程度,浪费资源,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再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和失败,分析其弊端。关于经验教训,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败,结合国情,选择发展道路,遵循经济规律,结合时代的发展,调整经济政策。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