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材料二:

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三:

2008年9月26日,中国航天员顺利实现太空行走。此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三是如何体现规律知识的?

答案

参考答案: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七发射并实现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该题第一问以两个人的不同观点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对题中观点进行具体分析,注重把握“水”和“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指出各属哪个哲学派别,并回答根本分歧。第二问以两段行为和结果相反的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规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材料一,人类大规模开发致使环境恶化,说明人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要受到惩罚。材料二神七成功发射,实现空间交会对接,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点评:第一问,只要能理解材料中的观点是那种哲学派别即可,要求学生对各种哲学派别的观点要熟练掌握才行,有一定难度。第二问,要对每一段材料具体分析解读,并体现规律的不同观点。对学生解读材料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难度较大。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