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C.电视和电影

D.网络与漫画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的限制“20世纪初期”,材料中强调了文化尤其是口语的传播和趋同趋势,促成材料变化的主要媒介是电影和电视,因此C符合题意。而铁路与飞机不涉及语言传播,而报纸是书面语,网络当时还没有出现,是在二十世纪的前期还未出现,B、C、D三项都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0分)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五年,无终子嘉父僮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日:“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选自《国语·晋语七》)

【注解】①诸戎: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五年:晋悼公五年,公元前568年。③无终:邻近晋国的戎族邦国名。子:春秋时对文化落后国家的君主的称呼。嘉父:无终国的国君。④孟乐:无终国的大臣。⑤魏庄子:即魏绛。⑥无亲而好得:无恩亲而且贪货财。⑦诸华:华夏,指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国家。⑧荐:聚族而居。⑨贵货而易土: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⑩震:恐惧。⑩遂伯:就称霸天下。

小题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四邻莫不震动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 伐(        )       (2) 鄙 (         )        (3)说 (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

小题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悼公听了魏绛的意见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2分j

小题5:.魏绛与邹忌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谈谈。(2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