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 * * 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 * * ”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 * * 采用的是什么制度?其 * * 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阻力:皇亲国戚、权臣贪官。
制度:监察制度。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 * * 倡廉”和“孝文帝 * * ”“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可知材料一封建统治者 * * 采用的是监察制度。古代监察制度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和权臣,而这些人往往倚仗权势贪腐,因此皇亲国戚、权臣贪官往往成为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之所以形成 * * 效果不佳,主要和古代监察制度的本质有关: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其权力和职能有限;材料强调“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则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