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病例摘要:

林某,女性,35岁。2014年1月21日初诊。

患者5年来间断闭经,近3个月来,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偶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性欲淡漠,伴有痤疮,遂来就诊。刻下症: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性欲淡漠,纳眠可。

查体:T36.1℃,P72次/分,R21次/分,BP120/76mmHg。神清,精神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尿HCG:阴性。睾酮(T):90ng/dl,雌二醇(ER):300pg/ml,黄体生成素(LH):120IU/ml,卵泡刺激素(FSH):3mIU/ml,催乳素(PRL):10ng/ml,孕酮(P):30.9ng/ml。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妇科B超示: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包膜回声增强,内部回声强弱不匀,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型。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高泌乳素血症相鉴别。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肾气不足,精血衰少,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故月经初潮来迟,或后期量少,渐至停闭;肾虚不能化生精血,髓海、腰府失养,故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肾气虚阳气不足,故性欲淡漠;肾虚不能温化膀胱,故小便频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也为肾气虚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血清FSH基值偏低LH升高为主要特点。本病例为育龄期女性,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伴有痤疮。辅助检查:黄体生成素(LH):120IU/ml,卵泡刺激素(FSH):3mIU/ml,催乳素(PRL):10ng/ml,孕酮(P):30.9ng/ml。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妇科B超示: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包膜回声增强,内部回声强弱不匀,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型。

西医鉴别诊断:

高泌乳素血症:研究发现肾上腺细胞膜上有泌乳素受体,泌乳素可刺激肾上腺雄激素的分泌,泌乳素水平升高通常伴有血清DHEA及DHEA-S升高,此症患者肥胖通常是弥漫性肥胖,下半身肥胖多明显。另外约20%的垂体泌乳素腺瘤妇女有多毛症和痤疮。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闭经

中医证候诊断:肾精不足证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剂:大补元煎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人参10g;山药6g;熟地9g;杜仲6g;当归9g;山茱萸3g;枸杞9g;炙甘草6g

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本病的治疗原则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发生子宫内膜癌。主要目的是恢复排卵性月经、提高受孕率、改善症状。

1.药物治疗

(1)降低LH水平。

(2)降低血雄激素水平。

(3)改善胰岛素抵抗。

(4)诱发排卵。

2.手术治疗。包括卵巢楔切术和腹腔镜显微手术治疗。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