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病例摘要:

赵某,女性,6岁。2014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伴发热恶寒,食少,咀嚼不便,遂来就诊。刻下症: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食少,咀嚼不便,二便可。

查体:T38.1℃,P112次/分,R21次/分,BP94/66mmHg。神清,双侧腮部漫肿疼痛,咽红。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9×109/L,中性粒细胞:62.9%,淋巴细胞:35.3%。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化脓性腮腺炎相鉴别。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6岁女孩,突发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伴发热恶寒食少,咀嚼不便。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综合症、舌、脉表现,辨病属痄腮,辨证属湿毒在表证。患儿感受温毒时邪,邪毒侵袭卫表,卫表失和,则见发热恶寒;邪毒上扰清阳,则见头痛;邪毒上乘咽部,则见咽红;邪毒侵犯足少阳经脉,经脉不通,凝滞耳下腮部,气滞血郁,则见腮部漫肿疼痛;邪阻经脉,关节不利,则咀嚼不便;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温毒在表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点,典型表现可以伴有发热、血常规可见异常。

该患儿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伴发热恶寒,血常规示白细胞6.9×109/L,中性粒细胞:62.9%,淋巴细胞:35.3%,可以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

西医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为单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波动感。腮腺管口有脓液,或者按压腮腺时有脓液自腮腺口流出,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痄腮

中医证候诊断:温毒在表证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剂:银翘散加味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15g;连翘15g;栀子4g;淡竹叶4g;牛蒡子6g;薄荷4g;桔梗6g;生甘草5g;板蓝根4g;僵蚕4g;夏枯草6g

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隔离患者,尽量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注意口腔清洁,改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