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病例摘要:

李某,女,36岁。2013年6月就诊。

患者近半年来精神郁闷,心烦易怒。4个月前,偶感双 * * 有肿块,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两侧 * * 胀痛,偶有刺疼,且 * * 肿块随 * * 情志波动而增大,精神郁闷,胸闷气短。

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双侧 * * 上方可触及如鸡蛋大囊性肿块,质软、活动、无压疼、皮色不变,与胸部无粘连, * * 无异常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弦。

辅助检查:钼靶X线片:乳腺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样阴影;密度高于乳腺腺体,边界尚光整。无明确异常钙化影,可见"透明晕圈"征。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急性乳腺炎相鉴别。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年轻女性,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于 * * ,经脉阻塞不同,不通则痛,而引起 * * 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 * * 肿块,脉细弦为肝气郁结之象,故综合辨证为"肝郁痰凝证"。

西医诊断依据:

(1)中年女性,有月经前 * * 疼痛。

(2)体检双侧 * * 上方可触及如鸡蛋大囊性肿块, * * 无异常分泌物。

(3)钼靶x线摄影示乳腺内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样阴影;密度高于乳腺腺体。

西医鉴别诊断: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全身发热及乏力的表现,一般不难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乳癖

中医证候诊断:肝郁痰凝证

西医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病

中医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剂:逍遥蒌贝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醋柴胡10g;当归15g;炒白芍15g;茯苓15g;炒白术15g;全瓜蒌15g;大贝母15g;清半夏9g;制南星6g;生牡蛎30g;玄参10g;山慈菇3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无症状时可以观察,注意随访。

2.有疼痛症状时,可以对症治疗,口服相关中成药。

3.若有肿块与肿瘤不能区分者,可手术切除活检。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