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病例摘要】

黄某,女,38岁。

患者近4年来多在进食或腹部受凉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热敷或用手按揉后疼痛减轻,平时畏寒肢冷,大便溏泻。

查体:T37℃,P60次/分,R20次/分,BP116/78mmHg,腹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缓。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小弯处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答案

参考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

(1)上腹部疼痛4年。

(2)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

(3)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小弯处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脾胃阳虚故见受凉后上腹部疼痛,热敷或用手按揉后疼痛减轻,脾阳不足则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迟缓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素体阳虚,复感外邪,运化失常,气机阻滞。

三、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消化性溃疡(胃溃疡)。

2.中医疾病诊断胃痛。

3.中医辨证诊断脾胃虚寒。

四、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温中健脾。

2.所选方剂名称黄芪建中汤。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黄芪30g、白芍15g、桂枝1Og、甘草6g、生姜1Og、大枣1Og、饴糖1O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饮食、生活调摄。

2.抗HP治疗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等。

3.胃黏膜保护硫糖铝等。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