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哮病调护

答案

参考答案:

1.痰热阻肺,痰色黄黏稠,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

2.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3

.加强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激动与紧张心理。耐心安慰和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教会自控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养病。

4.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忌肥甘海鲜,如鱼、虾、蟹、肥肉、浓茶、酒等。

5.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嘱患者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居住室内切勿放置花草、养狗、猫宠物及铺设地毯等;注意饮食宜忌,戒烟酒,避免摄入过敏食品;保持良好的情志,防止七情内伤,诱发哮喘发作;坚持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呼吸操等增强体质,劳逸结合,节制房事;并积极寻找过敏源,预防哮喘再发。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请回答: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