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27岁。患者于半月前出现发热微恶寒、咽喉肿痛、肢体酸痛,经抗菌、消炎止痛等处理后,咽喉肿痛消除,但肢体疼痛加重。现症:四肢肘膝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痛处皮温较高,得冷则舒,微恶风,汗出较多,口渴心烦,纳呆,大便黏腻不下,小便黄。患者平素喜食辛辣。查体:T37.2℃,P8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痛苦病容,四肢肘膝关节红肿,肤温升高,活动受限,压痛明显,未发现皮下结节及红斑,余未见异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血沉30mm/h;抗溶血性链球菌"O"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片示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答案

参考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1)半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3)实验室检查:抗溶血性链球菌"O"阳性;血沉30mm/h;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片示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四肢肘膝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痛处皮温较高,得冷则舒,微恶风,汗出较多,口渴心烦,纳呆,大便黏腻不下,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为风湿热痹。2.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平素喜食辛辣,湿热内生,复感风热,内湿与风热交感,袭于肌表则发热恶寒,风热之邪上攻咽喉,则咽喉肿痛,湿热之邪流注肌肉、关节经脉,故关节红肿热痛;汗出,烦躁,便黏,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三、入院诊断1.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2.中医疾病诊断痹症。3.中医辨证诊断风湿热痹。

四、中医治疗1.中医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2.所选方剂名称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生石膏12g、知母1Og、黄柏1Og、连翘15g、桂枝12g、防己15g、杏仁1Og、薏苡仁30g、滑石15g、赤芍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避风寒湿邪,注意休息。2.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青霉素。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渔夫的太阳

       还要从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起:一个去海岛度假的富翁劝诫一位同在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多去多打些鱼,这样能慢慢地买一条大船,再努力攒上一大笔钱,然后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了。可渔夫却反问富翁:我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有一段时间,我身心俱疲,无力调适心中的挫败感。我不断给自己加压,希望生活能过得好一点,可总是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以致一时之间心情很糟糕。这时,我从朋友那里听来了这个故事,当时我也觉得很有些意思,想想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个快乐的渔夫的,但很快又发现似乎有些不太甘心,可又拿不出更好的理由驳倒他。

       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了,我居然怀念起玩命工作、熬夜学习的日子来了,虽然辛苦,可它是发光的,像是在燃烧自己一样,是耐人寻味的。可平淡的日子呢,很快就失去了新鲜感,日复一日,虽然很悠闲,但留不下任何亮点和痕迹,就像我从来没有过这一天,而它就悄无声息地流去了。

       当清闲得能感觉到分分秒秒从指间流过时,我害怕起来:这样下去,我的明天在哪里呢?

       渔夫的话又在耳边了,他真的是在无忧无虑地晒太阳吗?今天他不用担心饿肚子,可下一顿的口粮呢?也许明天海上就是惊涛骇浪,一个浪头也许能把他的小船打翻,令他葬身海底,再也看不到初升的太阳了。这样想来,顿时觉得渔夫并不幸福,因为他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富翁自然惬意得多,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晒不晒太阳。

       细细想来,既然渔夫的思想能为那么多人所接受,也自有它的道理,我认为究其根本,可能还是大多数人的内心会有想松懈下来的意识,渔夫的话正好是一个很堂皇的理由,使我们就此停止抑或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甘愿庸碌平凡地消磨一生。

       多少个年少时有过绚丽愿望的人,随着时光流走,韶华渐褪而成了“渔夫”,当年的希冀已成了今日的唏嘘。因了这些论调而从此湮没在俗世红尘里,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是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理想的人,缺少的只是能将理想实现的人。在我们拥有黄金岁月时,一定不要因难就易,随意放纵自己,一旦松懈,随波逐流,命运就不知在何方了。

       多一点危机感,生活就会多一份从容,你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晒太阳,相比于渔夫,这更是一种大幸福、大快意了

(选自《当你害怕时一定要面对》)

1、 开篇“从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反映“我”对“渔夫的思想”的看法变化的词语。

     赞同——                       ——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多少个年少时有过绚丽愿景的人,随着时光流走,韶华渐褪而成了“渔夫”,当年的希翼已成了今日的唏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末画线句子中,作者用“更”字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夫的故事的确曾让身心俱疲的作者得到了放松和调整,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实呢?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