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

指导具体实施。

答案

参考答案:

调查方案实施

(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铅浓度。

(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

(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改革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铅烟、铅尘含量;加强通风排毒;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铅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

(4)撰写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包括介绍职业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建议。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拿来主义(节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 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小题1:《拿来主义》一文论证的重点是“拿来主义”,但开篇却提及“闭关主义”,嘲弄“送去主义”。这是为什么?(4分)

小题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讽刺了投降主义者的什么丑态?哪两个字最能表现这样的丑态?(6分)

小题3:鲁迅为什么在批评了一味送去之后,又说“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