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世界历史上的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观察下图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民主共和制。

发展: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追求自由、民权、法制的高度。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结合所学知识,但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著作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反对神学统治。

材料二中图片中主要有两股势力:新教和天主教,新教明显将天平倾向于《圣经》;结合所学宗教改革的背景可知这体现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从图中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人人可以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从而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打击了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依据材料中的“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从中可以看出卢梭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回答即可。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主义,倡导理性,追求自由、民主、法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的背景;启蒙运动·卢梭的政治主张及启蒙运动体现的人文主义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3分)

(1)牛产至十余头            孳: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            

(3)将之妻家村中            诣: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人诣武阳质允济公与之乘,战长勺

B.衫蒙其头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男女毕集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分)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分)

小题4: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        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