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4%。专家分析指出,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粮食减产及游资炒作;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资料物价指数(PPI)增长较快;三是流动性总体过剩。(注:流动性过剩是指纸币投放量过多。)

(1)简要说明材料中专家分析的经济学依据。(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政府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提出建议。(8分)

答案

(14分)

(1)(6分)

①供求影响价格。自然灾害频发和全球粮食减产使得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2分)②价值决定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生产资料价格增长,使消费品生产成本提高,价格上涨。(2分)③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动性总体过剩,超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物价上涨。(2分)

(2)(8分)

①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物价的调控力度;②增加农业投入,保障农产品供给;③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成本;④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市场违法炒作行为。(2分)⑤调整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8分)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