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人群 | 自由民 (含妇女和儿童) | 奴隶 | 梅迪克(外邦人) | 公民(成年男子) |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
人数 | 168000人 | 200000人 | 32000人 | 约40000人 | 约3000人 |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回答:
(1)材料一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1)特点: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分权制衡,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即分成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个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3)变化:①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②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③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
题目分析:(1)从材料获取信息,根据雅典公民的组成情况,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制度的产物.它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因而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2)从材料中“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等信息可知,联邦宪法中,联邦和各州的关系是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在政体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3)从材料中“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等信息可知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
点评:材料型试题的答题步骤: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