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人才的明显缺陷……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上海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洋务学堂,开中国近代学校之先河。
材料二
15世纪西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教育家主张学校教育应让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弗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
材料三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朝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和民国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进步性:目标——培养健康国民,为民主共和服务;
内容——反对封建专制;符合时代要求;(6分)
本质: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4分)
解析:
从材料“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培养人才的目标。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反封建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上的反应。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中教育领域里的变革;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国政府时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