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妥善处置“僵尸企业”。
材料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占据大量厂房、土地等资源却不产生效益的“僵尸企业”。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过分看重和名目繁多的产业扶持政策存在,使得当前一些“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对此,相关部门和专家认为应运用市场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涉困企业进行差异化处置,有效解决经济转型期“僵尸企业”挤占要素资源、扭曲市场信号的问题.
材料二:某省政府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制定和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方案,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加快淘汰煤炭、钢铁、水泥、电镀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政府环境,引导扭亏无望企业主动退出,实现市场出清。分类有序处置,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妥善安置好职工,保障其基本生活,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原因,并说明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处置这些企业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完善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原因,并说明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处置这些企业中的作用。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要求考生在作答时务必逐一作答,不要遗漏问题。首先针对第一个小问题,考生在作答时要着重理解“僵尸企业”的含义,然后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规律、激发企业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作答即可。第二个小问题,考生可以从完善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等方面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