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答案

参考答案:

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解析:

【考点】财政支出;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好财政赤字。本题十分“应景”,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回答前一个小问题应该看清“合理性”的要求,说明财政赤字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切忌答出财政赤字的消极影响,而且看到目前我国的财政赤字是适度的、安全的。后一个问题具有较强的发散性,要求考生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正确使用财政赤字,有较强的时政性,具体分析做法。

【点评】本题时政性较强,设问较常规,但对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要求较高。

判断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