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与生产,各种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选择B。选项A、D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误,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实验题

[实验化学]

对硝基苯甲酸在医药、感光材料等工业中应用广泛。以对硝基甲苯等为原料制取对硝基苯甲酸(黄色结晶,熔点242 ℃,沸点约359 ℃,微溶于水,能升华。)的反应原理为:

+Na2Cr2O7+4H2SO4―→+Na2SO4+Cr2(SO4)3+5H2O

某小组以对硝基甲苯等物质为原料制取对硝基苯甲酸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250 mL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对硝基甲苯、重铬酸钠粉末、水,并充分混合。在搅拌下,用滴液漏斗滴入适量浓硫酸后,加热0.5 h至反应液呈黑色。

步骤2:待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和适量冰水充分混合,抽滤并用50 mL水分两次洗涤。将洗涤后的固体放入盛有适量5%硫酸溶液中,水浴加热10 min,冷却后抽滤。

步骤3: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适量5%NaOH溶液中,50 ℃温热后抽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后趁热抽滤。将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到盛有适量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冷水洗涤,干燥得粗产品。 

(1) 在步骤1中“搅拌”是用电动搅拌器完成的,这样操作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

(2) 在三颈烧瓶中,随着浓硫酸的加入,反应温度迅速上升,为使反应温度不致过高,必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 在步骤2中,抽滤所得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 步骤3用NaOH溶液进行处理的作用主要是____。

用NaOH溶液处理后,需50 ℃温热后抽滤的原因是____。

(5) 制得的粗产品需要进一步精制(纯化),根据对硝基苯甲酸的有关性质可知,对其进行精制(纯化)可以用乙醇溶液完成,也可以采用________法完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