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受权发布。阅读材料,回答同题。
材料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07年~2015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状况比较
材料二:甲地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行如下举措: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坚持紧扣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引导农民探索家庭农场等新方式,平均规模达到200亩,使得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制定专门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集中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加大引进国外关键技术、管理经验等力度,培育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
材料三: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保护、农业市场规范运行、农业支持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指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甲地是如何适应新常态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
参考答案:
经济信息:题表说明200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随着科技的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实现农业现代代。
第二小问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科技摆在国家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以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③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规模效益,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④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农民,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⑤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
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坚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解析:
【考点】劳动与就业;财政与宏观调整;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指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第二问要求分析说明甲地是如何适应新常态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第一问,要注意对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包括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还要分析注释。通过对比我们发现200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随着科技的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第二问,需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然后用所学理论分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体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农民探索家庭农场等新方式”体现了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体现了加快培育新型农民,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体现了发挥财政的作用,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培育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体现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点评】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的作用、劳动与就业、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 * * 党的地位、中 * * 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最近两年,图表题的考查越来越复杂,难度有所加大。考生对于较复杂的图表题或图表和材料混杂的试题,更是感到棘手。部分考生在高考中显得逻辑零乱,不能准确把握图表与图表、图表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出现答案层次不清,答非所问的现象,因而造成丢分。
①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性问题。
②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或理论的高度。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不能教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③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