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此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此观点

①承认了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②揭示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③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否认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康德把世界分成可知的和不可知的两部分。“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彼岸性”指不可认识的部分,即超越人们的认识界限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观以外客观存在着的,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有限的。其根源于,“自在之物”与“现象”即“此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去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康德承认事物本质的存在,但他把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从根本上否认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可能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中。③④符合题意,B应选;①②不符合题意,A、C、D不选,故答案选B。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