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的过剩产能怎么去?去哪些?债务怎么办?人员如何安置?2016年2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画出了清晰的去产能“路线图”。
意见明确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支持钢铁行业去产能实现脱困的政策措施。五类过剩产能必须依法关停退出: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意见设置了这五条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必须退出。职工安置被视为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意见特别要求,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基本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去产能”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必要性: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按价值规律办事。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加强“去产能”调控,促进经济发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发挥“两只手”的作用。
经济意义:政府加强“去产能”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水平及产品质量。
④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去产能”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意义。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要求考生在作答时要依次作答,不可漏答。第一要分析政府“去产能”的必要性,要答好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去产能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所决定的,再市场调节的弊端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去产能”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去产能”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第二小问,要求考生回答其经济意义,做好本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驱动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