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市场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是价格改革的核心任务。
材料一:30多年的价格改革,让我国目前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由市场说了算。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修订的《中央定价目录》规定,中央直接定价项目比2001年减少80%左右,政府定价范围也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目录之外无定价权。
材料二: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政府定价领域,要推进定价项目清单化,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经营者自主定价领域,要通过健全规则、加强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和促进公平竞争。完善价格社会监督体系,鼓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价格监督。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依法行使定价权。
参考答案:
①依法决策。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推进定价项目清单化,健全定价规则,规范定价程序。
②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使目录之内定价权,加强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和促进公平竞争。
③依法完善监督机制。政府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鼓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价格监督。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依法行使定价权。此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本题时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相关知识作答。材料中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推进定价项目清单化,健全定价规则,说明了政府要依法行使定价权必须做到依法决策;材料中政府依法行使目录之内定价权,加强执法,维护市场秩序,说明了政府必须要依法行政;最后材料中要求政府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鼓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价格监督,说明了作为政府部门要依法行使定价权必须要依法完善监督机制。
【点评】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科学宏观调控、规范经济市场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完善监督机制;政治试题解答高分方案:①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理解,迅速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题眼),提炼中心,归纳主题,围绕中心做文章。②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均在设问中,考生必须仔细审读设问,抓住关键词语,读懂题意,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向。一些材料多、文字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的论述题,不妨先审设问,再返回去对照阅读材料,有了设问的指向和提示,就很容易抓住材料的中心观点。③回归教材选依据。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④紧扣题意作解答。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二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印证观点;四要言简意赅,具有逻辑性,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考点】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