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火了一个概念——互联网+。

材料一:互联网+,也就是只能互联网,被视为是继蒸汽机,电子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工具,将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高。我国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二: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洁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

①互联网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

②互联网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水平。

③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④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政府公信力。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有利于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体现了互联网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素养;影响着政府的决策说明了互联网有利于汇集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互联网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回答本题关键是要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分析。

【点评】市场配置资源、财政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决策、依法行政;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1)抓住主体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不同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如经济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去想想:找找如何做的主体: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社会舆论;找找具体措施:宏观上从两个方面想想: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方面想想:面向市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调整结构、宏观调控、舆论监督、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考点】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市场配置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