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火了一个概念——互联网+。

材料一:互联网+,也就是只能互联网,被视为是继蒸汽机,电子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工具,将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高。我国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二: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洁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政府应如何推动“互联网+”运动计划更好的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答案

参考答案:

①充分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引导互联网与其他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培养更多人才和创新科技资源。③加大财政对互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市场前景的科技的支持,发挥财政资源配置的作用。④顺应经济全球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政府应如何推动“互联网+”运动计划更好的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不能从某一个方面分析,要发散思维。推动“互联网+”运动计划更好的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财政对互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市场前景的科技的支持;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选择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2,地下1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d。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d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1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1万元。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1d,供货方赔偿1万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单位:d)。

[*]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由于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映,开工30d,直接费损失0.5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 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乙方可得到各劳务分包方和大模板供货方的费用赔偿各是多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