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全球出口增速2010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难独善其身,而企业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2011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年我国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2013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2015年以来央行5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一些企业依然热衷于模仿,缺乏创新积极性,产品在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消费领域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而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材料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空出世,成为破解中国经济困境的重要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

参考答案:

①政府必须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明确政府的职责,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管理中的 * * 力度,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②政府必须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推动劳动力结构优化。

③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该在生产发展方面提供融资和投资的指导和服务;

④政府必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气象、信息等服务。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推动供给侧改革,政府需要发挥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必须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简政放权,明确政府的职责,依法行政,需要政府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推动劳动力结构优化;需要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气象、信息等服务。

【点评】市场配置资源、国家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的经营、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1)抓住主体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不同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如经济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去想想:找找如何做的主体: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社会舆论;找找具体措施:宏观上从两个方面想想: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方面想想:面向市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调整结构、宏观调控、舆论监督、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考点】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问答题 简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