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5年11月27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习 * * * *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答案

参考答案:

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当前贫困现状不容乐观,因病致贫等多种原因影响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说明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如何: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

③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投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加大对贫困农民脱贫的资金支持力度。

⑤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技术培训。

解析:

【考点】财政收支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首先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然后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考生在作答时务必逐一回答,不要漏掉考察的问题。首先针对第一个小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一,然后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扶贫上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还有哪些不足即可。其次针对第二小问,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取的具体措施上考生可以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财政的转移支付、农村的信贷政策等方面作答即可。

【点评】共同富裕、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财政的转移支付、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政府的宗旨、职能;有关未确定知识范围“依据”类主观题的解法。即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中内容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还是文化生活,或者全部的教材内容。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市委上述做法,就应当思考有关党的知识),然后根据确定的知识范围从课本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如,中 * * 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以及党的建设等。

第三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就是依据试题的设问,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注意有几层概括几层)。

第四步,组织答案,遵循“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计算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