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1726年(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庭主持江西省乡试,他以《诗经》中“维民所止”四字为考题,被认为“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之首”,以“大不敬”罪入狱,死于狱中。文字狱是自古就有的,但以清朝为最。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厉害。
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7分)
(1)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1分)
(3)联系、对比西方,同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1)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2分)
(2)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1分)
(3)中国的思想文化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型文字狱,采取八股取士,加强文化专制。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变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诞生,启蒙运动兴起。(4分)
(1)本问是科举制到明清时期的变化属于课本基础知识,实行八股取士,即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2)本问是比较两者的相同目的,在封建社会中的文化专制政策就是思想控制盒维护封建 * * 的需要。(3)此问难度偏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比较和知识的联系能力,中国封建 * * 的专制文化政策,而此时期的西方正经历着思想的解放运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