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幸福问题是人生哲学中重要的问题。有人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②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这位哲学家认识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但是忽视了意识的作用,具有片面性,所以又属于形而上学观点。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说法不符合题,故排除;题肢④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答案选A。考点: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下面是在地震救援中捕捉到的几个感人镜头。镜头一:她死了,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面,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而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孩子只有三四个月大,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在母亲的庇护下,他毫发未伤,正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准备为孩子做检查时,意外地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镜头二:在德阳市汉旺镇一所倒塌中学的操场上,谭千秋的妻子正在仔细擦拭着丈夫的遗体。旁边一位救援人员流着眼泪说:“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还死死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镜头三:绵竹县一所主教学楼坍塌了一半,许多学生被埋在了下面,救援正在紧张地进行。突然,教学楼在余震中发生移动,摇摇欲坠。指挥员命令马上撤离。一位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1)下面是王涵同学的阅读感言,请你也用一句话写出读后的感受。

王涵的感言: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你不能亲历救灾现场,但可以给灾区的孩子们写一条短信,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