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A.索氏体
B.下贝氏体
C.上贝氏体
参考答案:C
某校七年级学生张謇和李超是好朋友。有一天,张謇告诉李超,他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网吧,让李超放学后一起去玩。假如你是李超,你会 [ ]
A、对张謇进行劝说,说明利害关系,对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要爽快答应张謇的邀请,决不能在这件事上得罪他
C、控制自已,尽量不去,实在脱不了身再答应下来
D、先答应下来,看张謇的态度再作决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