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在材料二中任选其中一种做法,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政府的作为加以评议。

答案

参考答案:

做法一: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政府履职,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要合理定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②做法一中,政府沿用包办代替方式,主导品牌建设,缺乏市场调研,没有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包庇产品质量违法,干预司法工作,角色定位不准,履行职能不当,没有坚持依法行政,没有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做法二: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政府履职,要合理定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②做法二中,政府能够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能,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规划组织、引导督促,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正确处理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在材料二中任选其中一种做法,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政府的作为加以评议。此类题目属于认识类或评价类主观解析试题。认识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点评】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考点】宏观调控;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