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由“生产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某班同学就浙江省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问题开展讨论。同学甲认为政府可根据民生需求随意直接分配财政支出资金,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同学乙认为民生非常重要,政府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民生支出,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学丙认为只要政府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就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国家财政”中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三位同学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
参考答案:
①国家预算是政府提出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政府分配财政资金不是如同学甲所说的自行决定,而必须通过预算形式以法定程序科学分配财政支出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②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按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等。政府分配财政资金不是如同学乙所说全用于民生支出,还要用于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和国防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财政要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政府分配资金不是如同学丙所说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保持社会总供给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解析:
【考点】财政支出;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整
【分析】就浙江省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问题学生开展讨论,分析三个同学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针对的是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依据材料内容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不合理之处。甲同学“随意直接分配”错误,指出我国财政要依据法定程序科学合理分配;乙同学“全部用于民生支出”错误,运用财政支出的用途分析;丙同学“只要政府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就能”错误,运用财政的作用进行分析。
【点评】该题要针对三位同学各自的观点进行具体判断分析。首先指出他们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运用相关的知识阐释为什么是不合理的。该题对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该题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