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扶贫开发在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央要求,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民生工程”,扶贫工作不能拖后腿,贫困地区不能掉队,贫困人口不留锅底。为此,谋生某省政府创造出了精准扶贫帮扶“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模式;扶谁的贫——发动基层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认定贫困户,再次基础上对3407个村36.7万贫困户15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谁去扶贫——全省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干部进村驻点,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用什么去扶贫——筹集227.3亿元资金为“双到”提供支撑,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如何去扶贫——通过深入农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创造金融扶贫、劳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扶贫模式,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该省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的理由,并就如何做好产业扶贫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
理由:①扶贫开发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追求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②扶贫开发能有效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③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建议: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准产业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②发挥企业带动产业的龙头作用,采用公司+农户等形式,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创业;③出台财政、金融优惠政策措施,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产业扶贫,为产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④创造条件,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开辟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利用互联网+产业,抓市场、促生产,帮助贫困农户就地生产增收。
解析: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难度不大,可以从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对于后一问就如何做好产业扶贫提出自己的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角度说明要发挥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再次可以从实施科学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可以从提高农民的素养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