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占领新兴产业竞争高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浙江省“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指标比较
注:据相关部门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浙江省为促进“互联网+”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设立2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阐释浙江省强化“四个对接”对发展新兴产业的启示。
参考答案:
①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物质保障。②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选择,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政策,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⑤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强政策引导积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解析:
①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物质保障。②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选择,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政策,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⑤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强政策引导积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点评】(1)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浙江省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原因,为原因类试题。由材料一可知浙江省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是因为: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成败,“互联网+”产业比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税收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互联网+”产业具有税率低、税负轻的优势;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互联网+”产业消费市场具有增长快、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健康发展的新兴产业优势。(2)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阐释浙江省强化“四个对接”对发展新兴产业的启示,为启示类试题。材料“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设立2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启示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物质保障、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选择、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1)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2)解答启示类材料题一般贯彻三个步骤: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设问中关键词,或者设问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考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