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电子束限光筒与皮肤空气间隙的改变对输出剂量的影响,需要用到()
A.虚源位置
B.眼光筒剂量校正因子
C.剂量率
D.有效源皮距
E.PDD
参考答案:D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1)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0分)
(2)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三加以分析说明。(12分)
我国“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0%,其中沿海12省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6.5%,内陆省(区、市)平均为9.2%。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57650亿元,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国“七五”期间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分别为:26.3%、43.3%、30.4%。“八五”期间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与“七五”期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2.2个百分点。
1980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超过:( )
A.10000亿元
B.15000亿元
C.20000亿元
D.2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