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甲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所以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乙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丙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准确,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该试剂是______(填编号)

A.氢氧化钡溶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则______(填“甲”或“乙”).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

NaHCO3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发生:HCO3-+H2O⇌H2CO3+OH-,水解呈碱性,加热时,NaHCO3可分解生成Na2CO3,Na2CO3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

故答案为:HCO3-+H2O⇌H2CO3+OH-;大于;

(1)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如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O32-,乙同学结论正确,而加入A、D都生成沉淀,不能正确,加入C无现象,故答案为:乙;B;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说明碳酸氢钠没有分解,则甲正确,故答案为:甲;

(3)如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则乙的结论肯定错误,原因是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故答案为:乙;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家》)

B.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1930年一天,吴荪甫和杜竹斋等人迎接由乡下来的父亲吴老太爷。到了吴公馆后不久,吴老太爷两手紧紧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觉,客厅里各色的灯在旋转,古怪的家具,时髦的女人不停地跳着……最终突发脑溢血气绝身亡。(《子夜》)

C.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欧也妮·葛朗台》)

D.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三国演义》)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