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解析:
搞好民生,要特别关注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即“补短板、兜底线”,因此要发挥财政在维护社会公平,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中的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故②④符合题意。熨平经济波动起伏与“补短板、兜底线”无关,故①与题意不符。③错误,城市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
【考点】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