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税赋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 * * 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材料四:
孙中山在1911年巴黎的演讲中说:“中国……面积实较全欧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而有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
答案
参考答案:
发展:孟德斯鸠把亚里士多德的议事机能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机能发展为行 * * ,审判机能发展为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
实践:《1787年宪法》把美国的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 * * 。
解析:
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结合所学欧洲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的主张,不难得出,孟德斯鸠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理论,具体体现在:孟德斯鸠把议事机能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机能发展为行 * * ,审判机能发展为司法权,即发展为“三权”;立法权、行 * * 、司法权“三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
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又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具体体现在在:《1787年宪法》把美国的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 * * ,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体现出“制约与平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