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读图,回答小题。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两山的相对海拔是270米,A是错误的;C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E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是错误的;根据图中指向标,H位于东南坡上,C是错误的;根据图中风向,H地位于迎风坡,B位于背风坡,H地比B地降水多,D是正确的。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马说》,根据要求作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释为:                   

   (2)才美不外见                            解释为: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黑的字。

   (1)之不以其道                             (2)执而临之                   

   (3)真无马邪                                (4)真不知马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什么?(限15字以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