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9岁,"左侧肢体无力、头晕2个月"入院。入院时意识清,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右颞顶占位,中线移位不显著。患者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中,突发头痛加重,颈强(+),左侧肢体肌力0级,意识障碍。
手术原则不包括()
A.血肿清除和肿瘤切除
B.小的出血不需要特殊处理
C.较大的出血占位效应明显者急诊手术
D.仅行血肿清除
E.恶性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
参考答案:D
男性,49岁,"左侧肢体无力、头晕2个月"入院。入院时意识清,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右颞顶占位,中线移位不显著。患者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中,突发头痛加重,颈强(+),左侧肢体肌力0级,意识障碍。
手术原则不包括()
A.血肿清除和肿瘤切除
B.小的出血不需要特殊处理
C.较大的出血占位效应明显者急诊手术
D.仅行血肿清除
E.恶性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
参考答案:D
在学习了支点、动力、阻力概念后,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海宝”固定在杠杆一端的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a)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分别如图(b)所示;表一、表二是两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甲小组 | 表二 乙小组 | ||||||
实验 序号 |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 (厘米) | 动力的方向(夹角θ) | 动力的大小(牛) | 实验 序号 |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 (厘米) | 动力的方向 (夹角θ) | 动力的大小(牛) |
1 | 5 | 90° | 6 | 4 | 15 | 30° | 4 |
2 | 10 | 90° | 3 | 5 | 15 | 45° | 2.8 |
3 | 15 | 90° | 2 | 6 | 15 | 90° | 2 |
(2)分析比较表二中第三列与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 ______ _____。
(3)进一步分析图(b)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当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的方向改变以后,动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 ____有关,且成反比关系。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__ _和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