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形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河流地貌的地质作用()

A.堆积大于侵蚀

B.沉降大于隆起

C.侵蚀大于堆积

D.隆起大于沉降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读图可知,东兴与苏巴阳之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说明海拔低且平坦,形成此河流地貌的地质作用堆积大于侵蚀。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寻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指出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甚矣,汝之不(   )

(2)以是人多以书余(   )

(3)家贫,无从书以观(   )

(4)其欣悦,则又请焉(   )

2.下列加粗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残年余力/是人多以书假余

B.告于帝/录毕,走送

C.如土石何?/门人弟子填

D.我之死,有子存焉/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