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充分发挥电窑炉()的特点,在陶瓷、玻璃、金属热处理等行业大力推广电窑炉。

A、温度高

B、精度高

C、效率高

D、稳定性高

答案

参考答案:B, C, 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赞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未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已经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效:见效

B.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罪:责备

C.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同时:一致

D.魏相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条:列举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间接表现陆贽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     ②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③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盲   ④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⑤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⑥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札子是臣下奏事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文体,本文援引史实,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B.苏轼极度推崇陆贽的治国方略,与同僚共同请求校正唐代陆贽的奏议,直谏应借鉴陆贽的奏议内容作为治国之策。

C.作者以唐德宗采用陆贽的意见使国家中兴为例阐述道理,以期引起当时皇帝的高度重视,可谓用心良苦。

D.苏轼认为陆贽的奏议聚集了古往今来的精华,可以作为国家治乱的借鉴,只要反复熟读,就一定能够启迪智慧。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3分)

(2)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3分)

(3)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 藏 于 己 力 恶 其 不 出 于 身 也 不 必 为 己 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故 外 户 而 不 闭 是 谓 大 同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