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海洋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发展迅速,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海洋经济强区格局已形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但同时也应看到,海洋经济快速增长、政策措施滞后等原因导致海洋开发布局不合理,近岸海域开发过度与远海开发不足矛盾突出;海洋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趋于同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问题较严重;海洋资源与环境代价过大,目前沿海已有70%的沙质海岸受侵蚀,80%的红树林遭砍伐,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不复存在,近海大部分经济鱼类形不成鱼汛。
材料二: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还召开了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材料三:航母问世已近一个世纪,成为一个大国所处国际地位的象征,拥有航母是中国人近百年的梦想。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成为世界上第十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金砖四国中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辽宁舰”入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新开始,更是中国肩负历史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新起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建议: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国家海洋经济协调管理机制,避免不同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统筹远海近海海洋资源利用,适度开发;开发与保护要协调一致,加大科技含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力度,认真落实“休渔”等制度;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增强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海洋生产企业要制定正确经营战略,加强管理,保护海洋生态。
意义:有利于增加就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性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按照两个思维方向,即教材基本理论和材料中问题解决的具体举措,教材基本理论无论任何具体经济发展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不可遗漏的知识点,这一点可作为作答经济生活的常规思路,从企业角度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加强管理等。然后针对材料具体问题分析,统筹远海近海海洋资源利用,适度开发;开发与保护要协调一致,加大科技含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力度,认真落实“休渔”等制度;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增强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