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站设置的独立避雷针,其防雷接地冲击电阻应小于()Ω。
A.100;
B.30;
C.10;
D.50
参考答案:C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将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它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坡,一路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流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它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中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黄河孕育了中 * * 灿烂的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非常好。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单的农具、木制结构的房屋,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 商代以后,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早被开发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长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 * * 成长的摇篮。传说中 * * 的祖先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代。他们自称“华”(或“夏”),生活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于四个方向的中间,所以后世称中国为“中华”。中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黄河不愧是中 * * 的摇篮,中国文化的发源地。
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黄河是古代文明的唯一发源地B.仰韶文化是5000年前被发现的C.黄河位于中国东部地区D.黄河流域为原始人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