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生优先导向。就业方面,5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收入分配方面,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保障方面,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材料二:2009年至2013年冬季,我国商品房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但到了2014年,情况发生了逆转。截止2014年9月份,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连续下跌。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水平”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三个方面是怎样影响居民消费的?

答案

参考答案: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增加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提高消费者消费的信心。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社会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变小,总体消费水平就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提高,有利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收入影响消费水平”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的三个方面是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收入影响消费水平”这一答题限定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即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以及社会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三个方面,找出关键性语句,以进一步明确答题的思路。本题材料中“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启示学生可从当前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启示学生可从未来收入预期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启示学生可从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去分析说明。

单项选择题

材料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6—70题。“和谐”是上海世博会的基本理念,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科技将为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持。太阳能科技将参与到上海世博会的建设中。通过在部分世博场馆的屋顶和玻璃幕墙上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并网发电,作为场馆正常供电方式的补充;当展馆公共用电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正常供应时,太阳能电力提供的储能则可防止因电力中断带来的危机。在上海世博会上,一次性餐具将不再使用传统塑料,而是用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制成,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这种全新的生物质材料叫做“聚乳酸”,是将玉米等农作物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得到的一种“绿色石油”。这种材料可循环利用,走一条从农作物到乳酸、到聚乳酸、到聚乳酸制品、再到自然降解的循环链,对于环境无负担。世博会将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处理每天在世博园区内产生的180吨垃圾。在世博园区内,人们将看不到垃圾运输车,特别是在0.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垃圾处理流程由电脑程序预设,然后通过全封闭的管道输送系统从地下运走。而对于非核心区的垃圾,环卫部门也将采用信息技术实施全程监控。整个世博园区的绿化建设将走“生态”路线,将考虑把世博园环行绿带设置成“金”、“木”、“水”、“火”、“土”五大广场,以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阐释“和谐”的理念,生命的循环不息。上海世博会人潮涌动,你却不必担心会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世博智能交通系统”将帮你快速、舒适、安全、顺利抵达世博园。该系统由世博会ITS中心和出行信息、交通监控、智能公交、决策支持、电子收费、应急救援等6个系统组成,系统中包含宽带手机信息服务、动态车载导航和路径诱导等新的发布手段,以及海量数据融合技术等自主创新技术。在世博园区、周边交通管制区、世博快速通道等——只需拥有一部宽带手机,就可以在“数字导游”的指引下畅游世博会。新型的电子标签免去了您排队等待检票的过程。世博会采用的电子票有信息感应的功能,出入场馆时,只需在智能感应终端上轻轻一晃,信息自动记入电子识别系统。电子标签中的客流引导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园区客流信息,对各处的参观者进行及时的告知和疏导。交通管理子系统可以实现园区内各种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有序使用,以及园区内、外的交通衔接,避免大面积交通拥堵的发生。世博会来了!构建和谐城市,以创新推动城市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城市的建设和重塑有了新的着力点。

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第5自然段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寓意

B.张扬

C.展现

D.证明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