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材料二: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名各界代表在具体减排目标和资金等两个议题上争吵不休。发达国家认为:地球只有一个,发展中国家须“行动起来”参与减排活动。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气候恶化都是发达国家造的孽。

中国国务院 * * 温 * * 出席本次峰会。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行动目标。发达国家向中国提更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中国采取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相关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

参考答案: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人民的共同利益立场上。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黄巾起义爆发后,汉室宗亲刘备欲投军,恨力不足,慨然长叹。逢同郡张飞,买酒屠猪,专号结交天下豪杰,愿以资财相助。二人同入店中饮酒,正遇关羽赶路来店。三人志同道合,遂于次日在张飞庄后桃园中,祭告天下,结为兄弟。从此,三人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B、诸侯联军共讨董卓,卓遣勇将华雄率兵至汜水关迎敌。此时,关羽尚为平原令刘备部下马弓手,刘备命羽出战华雄,袁术因其地位低下,肆意呵斥,但是袁绍却支持关羽出马,命为羽斟热酒一杯。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账提刀,飞身上马而去。众诸侯只听塞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正惊疑不定,关羽已飞马回到军帐中,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C、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诛谋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种菜消遣。一日,曹操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声称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D、刘备两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不遇,新春伊始,刘备沐浴斋戒,准备第三次往隆中寻访诸葛亮。关羽、张飞很不高兴,张飞请求带领一队人马去把诸葛亮抓来,被刘备训斥,并且不让张飞去隆中。到了隆中,恰逢诸葛亮“昼寝未醒”,关羽等得不耐烦,便要放火烧了草庐,被刘备阻止。

E、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留不住,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操未知是计,造饭安歇。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军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