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答案

参考答案:

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解析:结合所学,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主张因信称义: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实验题

(16分) I、实验室中常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Cl2·nH2O中的Ba的含量主要步骤如下:

①       灼烧瓷坩埚至恒重,称得坩埚的质量

② 称取BaCl2·nH2O并在烧杯中溶解,加盐酸处理

③ 将一定浓度的过量硫酸滴入钡盐中得到白色沉淀

④ 静置,                    

⑤ 将沉淀和滤纸置于瓷坩埚中,经酒精喷灯加热碳化后,继续在800-850℃灼烧至恒重,称重

⑥ 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省略第①步中“灼烧瓷坩埚至恒重”可能导致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2)第④步静置后的操作是                    

(3)第⑤步灼烧温度不超过900℃,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同学用氨水吸收一定量的SO2,吸收后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 HSO3- 等阴离子中的若干种。

(4)写出氨水吸收过量SO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可溶于水。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 2 mol/L盐酸、2 mol/L硝酸、1 mol/L氯化钡溶液、l mol/L氢氧化钡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探究吸收后溶液中是否存在SO32-、HSO3-,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待测液放入试管1中,滴加过量lmol/L氯化钡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溶液中不存在SO32-

若出现浑浊,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

步骤2:若出现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后,将上层清液倒入试管2中。往试管1中加入蒸馏水洗涤沉淀,静置后弃去上层清液,再加入              
步骤3: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