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自主品牌。“海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分别确立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一次次地抓住了发展机遇;“海尔”设立了中央研究院等核心技术机构,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强化核心竞争优势,20年来平均每天为用户开发两个新产品;海尔集团以其质量、完善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市场和客户。
材料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居住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因为找工作屡屡碰壁或对工作的性质、环境或待遇不满意而“宅”在家中不愿意就业,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靠上网打发时间,他们被称为“啃老族”。该群体高智、独居、弱势,如果不关注很容易引起社会问题。而大城市的吸引力,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择业观存在问题是“啃老族”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就业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参考答案:
①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上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总量。
②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就业引导,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自主创业。
④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离不开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解析: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劳动者,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者的就业。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本题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根本上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总量,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就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