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关专家表示,电脑时代要重视汉字书写,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

材料二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刘盛兰老人的颁奖词。刘盛兰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谈谈刘盛兰老人的事迹给你什么人生启示。

答案

参考答案: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在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解析:该题以刘盛兰老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例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概括。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汉字与中华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