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气象仪器,在校园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北京时间)测得连续两天的气温值(下表显示)。同学们发现,在早上第一次观测时,太阳几乎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观测数据中有一组正好为当地正午时的记录,则

A.当地这两日日出东北

B.当地一日内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C.当地位于120E以西

D.当地位于30N以南小题2:关于两日气温变化的叙述及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两日昼夜温差均较大,天气状况是重要原因

②气温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18日温度变化更快,主要是昼夜长度变化造成的

④两日同一时刻温度差异主要是两地下垫面不同造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观测时间是10月17日、18日,此时我国昼短夜长,日出方位应是东南;表中测量的最高气温是在北京时间14时,但不意味着这个温度是当地一日内的最高气温,且当地出现最高气温的时间应是当地时间14时左右,而非北京时间14时;根据现有资料,该地的纬度位置不能确定,排除D选项。四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是当地正午时的记录,结合北京时间7时(第一次测量时间)正好日出,且此时昼短夜长,上午时间应短于6小时,因此表中最可能是正午的应是12:20的数据,也就是当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0分钟,经度差5度,北京时刻较早,位置靠东,该地应位于115°E,故选C。

小题2:两天的天气状况均是晴天,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大;两天的测量地点的下垫面一个是草坪,一个是水泥地,二者的比热容不一样,所以导致两天的同一时刻测量的两地温度有所差异。故选①、④;连续两日的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差异不大,这两个因素不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判断题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