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井漏?有几种井漏?怎样判断?怎样处理?
参考答案:
其原因有:
①上部地层疏松,钻速快,钻井液中岩屑量大、密度高,接单根开泵过猛,容易憋漏。
②渗透性地层,钻井液密度过高,压漏地层。
③钻遇地层断裂带或裂缝、溶洞。
④工程措施不当,下钻太快造成大的压力激动,遇阻、遇卡或在小井眼处开泵、开泵过猛、泵压过高、憋泵等。
井漏按漏失速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渗透性漏失,漏失量小于5立方米/小时;
②裂缝性漏失,漏失量大于5立方米/小时;
③溶洞性漏失,只进不出,漏失量大于100立方米/小时。
井漏的判断:
①泥浆池液面下降;
②井口进多出少,严重时不返钻井液;
③钻进中钻速突然变快或钻具放空,泵压下降,往往会发生井漏或井涌。
井漏处理:发生漏失量大于5立方米/小时的漏失特别是严重漏失,应立即组织强行起钻,大排量连续灌钻井液,起出后根据井漏情况制定堵漏措施。下钻堵漏前应做好充分的防卡、灌钻井液、强行起钻和堵漏材料准备,然后下钻针对不同漏失情况采取不同堵漏方法。
堵漏方法:
①对渗透性漏失可采用适当降低钻井液密度,减少排量加入聚合物、CMC、单向压力封闭剂等药品,提高钻井液粘度,降低失水和起钻静止的办法处理。
②对裂缝、断层漏失要用堵漏材料处理,按漏失速度不同可注入谷壳、锯末、棉子皮、贝壳粉、粘土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注入胶质水泥、石灰乳进行堵漏。
③对溶洞性漏失一般要先填石子、砖头、瓦块、泥球充填后再用速凝水泥堵漏或采取只进不出的办法强穿漏层,然后下套管封漏。无论用什么方法堵漏,都要以防止卡钻为前提,因为井漏造成钻井液液面下降,会使上部松软地层坍塌卡钻。穿过漏层及堵住以后,一律不准在漏层处开泵。
对已知漏层的穿漏措施:钻达已知漏层以上50米左右停钻,起钻换简易钻具结构,尽可能少下钻铤,不带扶正器,选择合适的普通牙轮,不装水眼,检修好设备,搞好穿漏设计和技术交底,备足堵漏材料和泥浆药品,储备两倍于井眼容积的钻井液,穿漏最好在白天进行。